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热潮还未退去,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又惊艳亮相,人工智能技术的“车轮”滚滚向前。作为一名人工智能算法领域的研究者,交汇点新闻“拍客”、徐州高新区创亚普光热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李凡甲已经习惯运用AI工具查找材料、辅助完成工作。去年,他带领团队申报成功一项江苏省产学研项目和一项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人体行为分析相关算法的开发。“这些项目研发成功后,系统可以通过判断人在建筑物中的行动轨迹,提供合理的能源安排,在整体建筑内实现零碳生活。”李凡甲说。
加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后,李凡甲参与完成的一项高校建筑多源复合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他设计了一套智能供热中央空调系统,可以根据视频图像监测室内温湿度,进行自主调控地源热泵系统,保证供热效果基础上有效降低能耗,“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节约70%能源消耗,为学校减少200万元运行成本。”
创亚普研究院投入700万元建设的新实验室正在装修,运行后可满足所有涉及建筑节能方面的实验测试。从高校博士后工作站来到创新实践基地,李凡甲是这样考虑的:“人工智能可以为所有行业赋能,创亚普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建筑节能、社会管理和特殊场景能源利用三个方向,实验设备更为专业,也能有更多的实践积累。
李凡甲注意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是一个让我们非常振奋的信息。”李凡甲介绍,为不断提高算法设计能力,新的一年他们有了更高目标:与芬兰团队合作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引入先进的建筑节能、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系统管理模式,引领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制热量需要80瓦,而芬兰身处北极圈,制热量仅需55瓦。学习芬兰建设绿色建筑,用算法实现按需灵活能源消费,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低碳生活。”李凡甲说。
|